详情

安光所海洋生物要素测量关键技术方法研究获重要进展

来源:*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22/7/19 17:24:557
导读
在上设计了基于离散三维荧光光谱方法的水下原位测量仪器,相比于现有测量手段,精度更高。
  【中国仪表网 仪表研发】2018年,安光所赵南京研究员承担的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海洋生物化学常规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在“海洋生物要素测量关键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水下原位测量仪样机
 
  在海水叶绿素在线测量方面,研究了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方法的海洋浮游植物识别测定与叶绿素分类测量方法,解决了海水叶绿素微弱荧光信号检测等核心技术,在上设计了基于离散三维荧光光谱方法的水下原位测量仪器,相比于现有测量手段,精度更高。
 
  在海洋初级生产力测量方面,研究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荧光参数、光合作用速率、有效光合反应中心浓度等要素的荧光动力学测量与反演方法,研发了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可变光脉冲调控、快相和弛豫荧光动力学信号检测等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了海洋初级生产力荧光动力学测量模型,在国内设计了基于荧光动力学方法的水下原位测量仪器。此外,研发了基于荧光寿命的海水溶解氧时域检测方法及两点积分式荧光寿命快速检测技术。
 
  目前,相关仪器正在测试中,研究结果发表在Optics Express,2018,26(6): A251-A259;Optics Express,2018,26(6): A293-A300;光学学报,2018,38(10): 1001005等。项目已于8月底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海洋处组织的项目中期检查。
 
  (原文标题:海洋生物要素测量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全球资源网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全球资源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