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与实验环境中,纯水器作为关键设备,其稳定性和出水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长期运行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纯水器出现各种故障。本文将探讨实验室纯水器常见的几种故障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排查与解决技巧,帮助实验室人员快速定位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纯水器出水水质不达标
1.故障现象:出水电阻率低于设定值,或存在杂质、异味。
2.排查技巧:
(1)检查预处理系统:首先检查进水水质,确认预处理滤芯(如PP棉、活性炭、RO膜等)是否堵塞或过期,需定期更换。
(2)RO膜检查:RO膜是除盐的关键部件,若使用时间过长或水质较差会导致膜性能下降,需定期检测其通量及脱盐率,必要时更换。
(3)后处理系统:检查混床树脂、UV灯等后处理装置是否有效工作,确保最终出水质量。
(4)定期消毒:定期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纯水器内部进行清洗消毒,防止微生物滋生。
二、纯水器产水量下降
1.故障现象:产水量明显减少,无法满足实验需求。
2.排查技巧:
(1)检查水源压力:确保进水压力在纯水器设计范围内,过低的水压会影响产水量。
(2)RO膜污染:如前所述,RO膜污染会导致透水率下降,需检查并可能更换RO膜。
(3)管路堵塞:检查纯水器内部管路是否有堵塞现象,特别是预处理和RO膜后的管路。
(4)泵的工作状态:检查增压泵或循环泵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无泄漏或堵塞。
三、纯水器报警或停机
1.故障现象:纯水器显示错误代码或自动停机。
2.排查技巧:
(1)查看错误代码:根据纯水器显示的错误代码,查阅说明书或联系厂家获取具体故障原因。
(2)电源与电路:检查电源是否稳定,电路连接是否良好,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3)传感器检查:部分纯水器配有多种传感器(如水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检查这些传感器是否工作正常,无损坏或误报。
(4)软件或程序问题:对于带有智能控制系统的纯水器,可尝试重启系统或更新软件程序,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总结
实验室纯水器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实验质量至关重要。面对常见故障,实验室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排查技巧,从预处理系统、RO膜、后处理系统、电源电路及传感器等多个方面入手,逐一排查,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同时,定期对纯水器进行维护保养,更换耗材,也是预防故障发生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可以确保纯水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科研实验提供高质量、稳定的纯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