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光学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分析

来源:江苏新高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2022/7/27 7:09:47523
导读:

聚变、大型非球面和共形光学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将超精密切削、磨削、计算机数控抛光和连续抛光技术结合起来,成功地应用于激光核聚变光学零件的超精密、批量制造;分析了研制大型非球面光学零件超精密加工装置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光学零件 非球面 共形光学 超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重大型号工程,例如激光核聚变磷酸二氢钾(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KDP) 晶体及聚焦透镜,航天某型号大型平面反射镜,重点型号大型抛物面镜以及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 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 roscopic Telescope LAM-OST) ,重大科学工程中的反射镜等。为获得高质量影像,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很多武器装备都采用非球面光学零件;为进一步提高视场与分辨率的发展需要,光学零件的尺寸也愈来愈大;为减小武器的运动阻力及提高武器的隐身性能,现有的发展趋势是使用共形光学(Conformal Optics) 零件代替球面光学零件。

1 激光核聚变光学零件超精密加工技术

我国正在研制的激光核聚变装置需要大量的高精度、大口径光学元件,要按期、保质、保量地制造这些光学元件,必须突破现有的工艺水平,采用的光学制造技术。借鉴美国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 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超精密加工技术应用到激光核聚变光学元件的精密制造中。

1.1 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

激光核聚变装置中的光学元件大多数是矩形、方形或多边形的,同圆形元件相比,这些元件的加工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特别是角上)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要达到工程所要求的透射波前( P - V ( Peak to Valley ,即峰- 谷值) λ/ 6 ) 和反射波前( P - V 值,λ/ 4) 是比较困难的,必须采用制造技术。

大量试验证明,电解在线修整磨削法( Elect 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 EL ID) 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研磨工艺,该工序有望取代传统抛光前的粗加工———铣磨和粗抛,的缺点是精度略低(相对于精密抛光)

使用小工具数控抛光加工340 mm ×340 mm ×60 mm的平面反射镜,初始反射波前误差为3. 5λ( P -V 值,λ = 0. 632 8μm) ,经过仅30 h 的抛光,反射波前误差P - V 值收敛至0. 26λ ,均方根值为0. 035 λ ,如图1 所示(图中标尺列出的“+ - ”值应当用不同的色彩表示,黑白照无法区分,只是一个示意图) 。从图中明显地看到通常所说的碎带误差,在强激光系统中,这种高频误差必须严格控制。因此这种工艺方法不能作为强激光系统光学元件的终加工。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亚洲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亚洲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亚洲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亚洲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相关技术